落地挑戰│破解 AI 技術應用困局 跨行業專家分享成功實踐

    人工智能(AI)技術的快速發展正深刻影響著全球企業的運營模式,然而要將 AI 落地應用,背後卻涉及數據安全、合規性及應用轉化的多重挑戰。DICT 數智通訊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(以下簡稱 CPC)早前舉辦年度重點活動——Solutions Day 2025,以「NEW MiiND for a Connected Future | Beyond AI+ Security」為主題,匯聚各界專家與行業領袖進行深入交流,並分享 AI 應用成功案例,助力企業應對這些挑戰並抓住 AI 帶來的機遇。

    突破 AI 落地挑戰 跨行業專家分享成功案例

    現時全球企業都在嘗試將 AI 技術投入營運環境,不過,能夠成功落地的個案僅 30%,可見當中存在不少挑戰。而這次活動的首個台上專題討論,便邀請了四位來自不同行業的管理層及專家,分享他們從 AI 帶來的好處,以及當中遇到的挑戰與心得。

    (左至右)主持 Sheila Lam、Neural Lab 首席航空官 Andy Bien、TransUnion亞太區資訊科技總監 Suk-Wah Kwok、ANKH Healthcare Group 集團首席資訊長 Aaron Lee 及 中信國際電訊 CPC 數字戰略官(數字轉型)Cussons Chak

    來自金融服務產業的 TransUnion 亞太區資訊科技總監 Suk-Wah Kwok 表示,公司的內部文化是一直高度信賴科技,所以早已透過 AI 技術建立預測模型,例如根據歷史記錄預測借款人的還款能力,甚至可透過「收入估算分數」來評估新的申請人是否有能力還款,幫助銀行客戶降低不良借款風險。她又提到另一個AI應用——身份驗證技術,在線上申請貸款的過程中,可更準確驗證申請人身份及文件的真實性,減少了傳統人力處理的誤差。

    擁有 25 年航空界服務經驗、曾在機管局工作的 Neural Lab 首席航空官 Andy Bien 亦分享了 AI 如何改變航空業運營的故事。他提到機場營運經常遇到突發狀況,例如天氣變化頻繁和人手不足,傳統的人力營運模式已難以應對。公司現時便為一些外國機場提供 AI 分析及管理技術,不僅減少了 20% 的人力需求,還能更高效地應對計劃變更。他笑說以往是一整隊人服務一架飛機,現在透過 AI 技術重新分配工作流程,有效縮減工作人員的處理時間,一個人亦可流暢地服務多架飛機,大幅提升運營效率,改變航空業的運營模式。

    CPC 數字戰略官(數字轉型)Cussons Chak 指公司多年來一直協助各行各業的客戶進行數字轉型,而近年團隊亦按客戶的需要打造出專屬的 AI 應用方案,在這方面擁有豐富及專業的經驗。提到大家關注的投資成本時,他笑說相比起客戶單打獨鬥開發 AI,CPC 的豐富資源及專業人才往往能令開發變得更有效率,甚至會對總投資成本低於預期感到驚訝,建議企業可向團隊諮詢,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新發現。

    (左至右)中港網絡安全協會創會主席 David Ip、CPC 數字戰略官(信息與網絡安全)Edman Tam 及滬港合作數字生態交流協會創會會長 Francois Lee

    保障 AI 應用 數據運算可用而不可見

    雖然 AI 技術能帶來很多好處,但數據安全、合規性與跨境數據流動的管理亦是企業必須克服的問題。在台上專題討論活動的第二部分,主持人 CPC 數字戰略官(信息與網絡安全)Edman Tam 便聚焦於數據安全合規問題,邀請兩位嘉賓分享現時有效的做法。 

    中港網絡安全協會創會主席 David Ip 指出,AI 的迅速發展給數據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,他說過往一年參與的活動中有八成都在討論 AI 的合規問題,因為無論將 AI 應用於何種場景或程度,企業都應該遵循相關指引。David 提到香港目前缺乏一個完整的 AI 合規框架,但每年私隱專員公署(PCPD)都會發布指引,幫助企業更容易理解需要注意的事項。他形容這些指引為「懶人包」,非常適合初涉 AI 的企業抓到重點。

    此外,他提到有外國童軍組織新推出了 AI 與網絡安全兩個獎章,可見這兩項技能已被視為現代求生工具的一部分。他笑語如果學生都需要具備這方面的認知,那麼企業更應該加速了解和實施相關措施。David 預測,香港相關部門很可能會在一年內陸續推出更多具體的合規指引,讓企業有跡可循。 

    滬港合作數字生態交流協會創會會長 Francois Lee 亦提到,隨著中港兩地的合作不斷深化,協會的成立便旨在推動兩地的數字生態交流。他強調跨境貿易的數字化,例如「絲路電商」,對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,因為在數據跨境情況下,如何保證數據合規及證實公司身份是一大挑戰。他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,即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數據的「可用不可見」。

    這種方法允許企業在不接觸原始數據的情況下,利用數據獲得商業洞察。Francois 認為這種技術不僅能促進全球數據合作,還能兼顧數據安全性與合規性,為跨境貿易提供新的可能性。他又稱香港應在這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,除了做好本地數據的保護,同時應構建一個能與全球串聯的數據網絡。

    高效營運與安全並重 第三方託管成最佳選擇

    面對上述挑戰,再加上在專業人員短缺的市場環境下,企業應如何建構有效率而安全的營運環境?在台上專題討論活動的第三部份,CPC 數智拓展總監 Henry Yeung 便邀請了客戶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 IT 副總監 Franky Lam,分享採用第三方託管式服務的決策。

    Franky 首先分享了新園區即將投入營運的最新進展,並指出在網絡基建與網絡安全技術迅速迭代的背景下,園區格外重視這兩大領域。透過與外部專業夥伴的智慧協作模式,能優化資源配置,而非依賴單一內部結構,可發揮最大效能之餘,亦能靈活引進最新技術與專業知識。他強調,港深創科園的管理層及持份者高度重視網絡安全,已預留充足 IT 資源以提升網安。而採用外部專業夥伴,更能以高效、靈活方式應對讓營運挑戰。

    在今次活動上,當嘉賓討論到數據安全及 AI 應用的具體實踐時,對託管安全服務的觀點不謀而合。他們認為對於規模較小的企業,應直接選擇具有口碑的託管服務提供商(如 CPC),因為在有限資源下,自己組建團隊的成本非常高,容易出現基建支持及管理問題之餘,也未必能緊貼新的科技應用,取得最大成效。

    活動當日還有更多來自不同行業的專家及嘉賓分享了有關 AI 的應用心得及挑戰,請點擊以下連結重溫:(LINK TBC)

    #AI #AISOC #CyberAttack #CyberSecurity #DICT #SIEMMiiND #SolutionsDay2025 #TrustCSI #人工智能 #星智神盾 #網絡攻擊 中信國際電訊CPC

    相關文章